《桃花盛開》 紙本水彩 51×36cm 王煥堤
四月,,桃花盛開的大幕拉開。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之夭夭,其葉蓁蓁”,?!对娊?jīng)·周南》中這首《桃夭》把祖先對桃花的贊美作為文化遺產(chǎn)傳承至今,雖古猶新,。
百花中,,桃花以其花繁葉茂,燦若錦繡,,嬌羞自矜,,綽約多姿的獨(dú)有特質(zhì),占據(jù)春天一隅,。其獨(dú)有特質(zhì)是美,,美得驚艷,,美得大方,美得尊貴,,美得孤傲,。與之相比,牡丹富貴卻略莊,,梅花凌雪卻稍凜,,梨花淡雅卻偏素,玫瑰溫情卻過媚,。
“滿樹如嬌燦若紅,,萬枝丹彩灼春融?!碧一ㄒ云淦G麗和嬌美領(lǐng)銜春的繽紛,,美的意蘊(yùn)。宋代詩人白敏中的一句“占斷春光是此花”將桃花之美推向了極致,。
神話故事《山海經(jīng)》“夸父逐日”中,,賦予桃花特殊的功用??涓钢鹑?,因干渴而未竟。臨終前,,擲杖化為桃林,,為后來尋求光明的人解除饑渴??涓杆旄l?,早已惠及后世。昔王母以蟠桃宴請諸神,,而蟠桃作為長壽之物,,更是婦孺稔熟。用桃花,、果以及桃木制作的符,、印等制品,還成為中華民族美麗,、喜慶,、長壽、幸福的吉祥象征,。
桃花之美,,自少不了歷代詩人的溢美之詞。蘇軾以“傍沼人窺鑒,,驚魚水濺橋”喻桃花之美艷,;汪藻以“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多情”寫桃花的嬌美;韓愈則以“百葉千桃晚更紅”表晚年心境,;就是那位嚴(yán)肅有余,、專注“詩史”,說過“輕薄桃花逐水流”的杜甫老夫子,,也情不自禁地贊譽(yù)“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而最愛桃花的人,,大概非那位點(diǎn)秋香的唐伯虎莫屬,,儼然以“桃花庵主”自居,那篇著名的《桃花詩》云:“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把自己喻作桃花庵里的桃花仙人,享受“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枝桃花月滿天”的世外桃源生活,。活脫脫一個(gè)放浪不羈,、清高孤傲的江南才俊形象,。
唐代詩人崔護(hù)的“人面桃花相映紅”,使桃花的喻象上升到美的極境,?!都t樓夢》中,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更是以桃花喻人的典范,。黛玉第一次葬花,,葬的是什么花,?桃花。一首《葬花詞》寫盡了林妹妹的生命運(yùn)程,、今生來世:“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淖陷渠溝”“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看盡紅顏去,,花落人亡兩不知”。這是一幅憐香惜玉亦自憐自惜的葬花畫面:悲春的林黛玉“肩上擔(dān)著花鋤,,花鋤上掛著紗囊,,手內(nèi)拿著花帚”,,于沁芳閘橋邊的一個(gè)犄角處,精心攏起一座“花?!?,將在園內(nèi)拾起的散落花瓣兒放進(jìn)去,用眼淚澆筑,,看似葬花,,實(shí)為葬己,讀來令人心碎,。
歷覓古今,,贊美桃花的巨篇,當(dāng)屬唐代大詩人皮日休,,在其千古名篇《桃花賦》中,,稱桃花有“艷外之艷,華中之華”,。在花品的高度,,一覽眾芳“小”,“花品之中,,此花最異”,,且立下豪言:“我將修花品,以此花為第一”,。大詩人從花品中,,引發(fā)開去,站到國家,、人文角度,,發(fā)出“豈于草木之品獨(dú)然?信為國兮如此,!”詩人筆下,,桃花早已不是花。
現(xiàn)實(shí)生活中,,最能體現(xiàn)桃花品格且命運(yùn)與之相關(guān)的,,是唐代詩人劉禹錫。那篇曠世銘文《陋室銘》驚世駭俗,?!疤凵想A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皆為經(jīng)典,,尤其那句“何陋之有?”展現(xiàn)出詩人宏闊的胸懷。而因贊同革新,,謫貶在外,,又因桃花詩再度被貶,成為史上著名的“桃花劫”,。十年朗州司馬生涯,,召回長安,一首隨性與剛直不阿的“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因小人告狀而再貶更加遙遠(yuǎn)的播州,。是好友也是貶友的才子柳宗元念其有八十老母,請求朝廷以自己的柳州替換,,最后詩人改刺連州,,一去又是十三年。詩人再次被召回京城,,一首“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表達(dá)了更加辛辣的諷刺,,更為倔強(qiáng)的性情,,詩人以錚錚鐵骨和不屈的脊梁載入史冊。劉禹錫死后被皇帝追贈“戶部尚書”,,其詩,、文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恰似桃花,,以其花繁葉茂,,燦若錦繡,嬌羞自矜,,美得卓然,、淡然、超然,、傲然……正如宋代歐陽修贊美桃花的那樣:“群芳落盡始爛漫,榮枯不與眾艷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