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中國奧委會關于授予七臺河市“奧運冠軍之城”紀念獎杯的決定》那一刻,,趙小兵哭了,。33年堅守七臺河擔任短道速滑教練的她,最清楚這榮譽的背后,,所有的運動員和教練員付出了怎樣的艱辛,。
趙小兵和孩子們在一起
今天的娃娃就是冠軍城的未來
得知七臺河市榮膺奧運冠軍之城消息時,,趙小兵正在籌備勃利縣5所短道速滑特色校的揭牌活動。趕在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克日這天,,勃利縣的5所短道速滑校正式掛牌成立,,它填補了七臺河縣城和鄉(xiāng)鎮(zhèn)沒有短道速滑特色校的空白,。
“我用一個多月時間做了調研,勃利縣處于可選材年齡段的孩子有3000多人,,但是絕大多數孩子既不了解也沒接觸過短道速滑運動,。我希望通過創(chuàng)辦短道速滑特色校,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冠軍城的教育資源,,并在這其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短道速滑人才,。我們培養(yǎng)的后備人才越多,為祖國奪冠的希望就越大,!”趙小兵說,。
想要延續(xù)七臺河奧運冠軍之城的榮光,就必須培養(yǎng)好今天的娃娃,?!霸龠^8個月,我就退休了,。我想抓緊這段時間,,為縣鄉(xiāng)的短道速滑特色校打好基礎?;A打得牢,,這項事業(yè)才能一直做下去。我從站上冰場的那一天,,就從未離開過,,我總想為這份事業(yè)留下些什么?!睂τ谏類鄣谋鶊?,趙小兵有著無限的眷戀。
作為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趙小兵還在會議期間幫助勃利縣學習短道速滑的孩子們爭取到了免費通勤車的福利,。她說,孩子們從縣城學校到市區(qū)冰場兩頭奔波非常辛苦,,這輛愛心通勤車可以幫助孩子們在滑冰這條路上堅持得更久,,滑得更遠。
不肯請假的“鐵人教練”
趙小兵是冠軍城市奠基人孟慶余的學生,,她身上傳承了孟老師那種堅韌的品質,。為了選才,她只身一人,,往返200多公里下鄉(xiāng)入村,,被狗咬、被人劫,不喊一聲苦,;為了給孩子們上一節(jié)冰上課,,她連續(xù)多年凌晨3點半起床,頂著寒風跑去冰場做準備工作,,不叫一聲累,。
熟悉趙小兵的人都知道,她是個不肯請假的“鐵人教練”,。1992年趙小兵要當媽媽了,,可她仍然堅持每天步行1個小時到室外滑冰場給孩子們上課。后來,,她走不動了,,就領著孩子們到她家附近的巖石山練體能;再后來,,她連巖石山也去不了了,,就帶著孩子們在她家的院子里做陸地訓練;直到分娩前5天,,她才肯休息,。可是,,生完孩子,、坐完月子后的第二天,她又重新回到了訓練場,。
2014年趙小兵因為腳踝骨裂做了手術,,醫(yī)生叮囑她要臥床休息兩個月。她不肯,,非要去滑冰館上課,。丈夫攔著不讓,可趙小兵的話讓丈夫松了手:“愛我,,就以我愛的方式愛我,。”丈夫明白,,趙小兵把這份事業(yè)看得比生命更重,。于是,丈夫把趙小兵送到了滑冰館,,眼看著疼得站不了,、坐不下的妻子,趴在冰場邊圍擋的墊子上給學生上課,。
守護幼苗就是使命
趙小兵目前是七臺河市少兒短道速滑業(yè)余體校副校長,,從教33年,,她在這條賽道上戰(zhàn)績輝煌:培養(yǎng)了孫琳琳,、王偉,、李紅爽等多位世界冠、200余名優(yōu)秀運動員,。33年中,,她數次放棄了去黑龍江省隊執(zhí)教的機會,一直堅持為5歲到10歲基礎班的孩子做啟蒙教練,。因為,,她認為為國家培養(yǎng)好、守護好短道速滑的“幼苗”就是她的使命,。
孩子們剛來參加訓練時,,時常會有爭執(zhí)、起沖突,,經常會來找她告狀:“教練,,他推我了!”“教練,,他碰了我的冰刀,!”這時,趙小兵會把孩子們叫到一起,,很嚴肅地和他們說:“短道速滑比賽只有幾十秒的時間,,如果你們一直想著這些小事,能當冠軍嗎,?冠軍是個什么樣的人?他一定是有胸懷的人,!他想的更多的不是自己,而是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都要做為國爭光的人,!”
去年,七臺河市少兒短道速滑業(yè)余體校重點班的27名學員被輸送到省青年隊,,重點班緊急從趙小兵執(zhí)教的基礎班選走了10名學員,。為了讓重點班的教練可以迅速了解孩子們的情況,趙小兵給每個孩子都制作了一個電子檔案,,里面清晰地列明了他們的性格特點,、強項、弱項,、需要加強哪面的訓練等等,,這些檔案幫助孩子們實現(xiàn)了從基礎班到重點班的無縫銜接。
短道速滑的賽道很短,,一圈只有111.12米,,可是趙小兵卻選擇用整個職業(yè)生涯與它為伴。七臺河這座奧運冠軍之城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趙小兵”的堅守,才有擁有寫滿榮譽的今天和充滿希冀的未來,。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記者:趙宇清